windows 7 folder:
2010年11月26日 星期五
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
RHEL POP3 mail settings
條件: RHEL無internet連線, 無法使用yum install
解決:下載rpm, 手動解決相依性問題, 安裝dovecot
注1: 由於本次使用thunderbird作為MUA, 會自動偵測mail server開放的協定, 預設IMAP在前, 故只開pop3, 其餘拿掉
注2: 任何錯誤發生, 請查看 /var/log/maillog, 使用命令 tail -f /var/log/maillog , 可即時監看發生的錯誤及訊息, 測試方法參照參考資料連結2
參考資料:
dovecot wiki
Dovecot HowTo...
解決:下載rpm, 手動解決相依性問題, 安裝dovecot
- 安裝dovecot相依套件, lib:
- libmysqlclient -> Download Here
- libpq -> Download Here
- 安裝dovecot:
- 下載dovecot rpm package: http://www.dovecot.org/download.html
- 安裝dovecot rpm package: rpm -ivh dovecot-2.0.6-1_122.el5.i386.rpm
- 設定dovecot (搭配sendmail, 其餘sendmail設定依需求自行完成):
- 開啟pop3支援:
- 修改 /etc/dovecot/dovecot.conf
- 修改 protocol = pop3 (注1)
- 開啟listen的位址: 修改 /etc/dovecot/dovecot.conf取消註解 listen = *, ::
- 設定mail_location: 修改 /etc/dovecot/conf.d/10-mail.conf加入以下兩行 :
- mail_location = maildir:~/Maildir
- mail_location = mbox:~/mail:INBOX=/var/mail/%u
- 啟動dovecot:
- service dovecot start
- 若使用者從未登入, 先登入一次以產生家目錄
- 測試pop3是否成功運作: (注2)
注1: 由於本次使用thunderbird作為MUA, 會自動偵測mail server開放的協定, 預設IMAP在前, 故只開pop3, 其餘拿掉
注2: 任何錯誤發生, 請查看 /var/log/maillog, 使用命令 tail -f /var/log/maillog , 可即時監看發生的錯誤及訊息, 測試方法參照參考資料連結2
參考資料:
dovecot wiki
Dovecot HowTo...
2010年5月28日 星期五
2010年3月30日 星期二
linux sendmail 相關 (2)
設定sendmail支援大寫的userid:
修改/etc/mail/sendmail.cf 搜尋Mlocal, 在F=lsDFMAw5:/|@qSPfhn9字串後方加上u (uppercase)
或 修改/etc/mail/sendmail.mc 加入這一行: MODIFY_MAILER_FLAGS(`LOCAL', `+u')dnl
設定sendmail傳送接收郵件的大小限制:
接收的大小: 修改/etc/mail/sendmail.cf 搜尋Mlocal, 在下一行加入: Maxsize = xxx (bytes)
搜尋Mprog, 在下一行加入: Maxsize = xxx (bytes)
傳送的大小: 修改/etc/mail/sendmail.cf 修改MaxMessageSize = xxx (bytes), 預設為0不限制
設定帳戶別名(alias):
修改/etc/aliases: 原名: 別名1, 別名2, ... (需執行newaliases才生效)
使用檔案: 加入此行 support: ":include:/etc/support.list"
編寫support.list: 使用者1, 使用者2, xxx@yyy.zzz (需執行newaliases才生效)
使用者自行設定的轉寄:
新增~/.forward , 修改權限644,
內容 aaa@xxx.yyy
\自己的uid (保留一份在自己信箱中)
建立虛擬郵件地址:
編輯 /etc/mail/virtusertable @xxx.yyy @xxx.yyy (需重新啟動sendmail才生效)
轉寄整個網域的郵件:
編輯 /etc/mail/virtusertable @xxx.yyy %1@[ip]
編輯 /etc/mail/mailertable xxx.yyy esmtp@[ip] (local-host-names 不能有xxx.yyy)
設定smart relay host:
編輯 /etc/mail/sendmail.cf 搜尋DS 修改為 DSxxx.yyy.zzz (中間不能有空白)
網域偽裝:
編輯 /etc/mail/sendmail.mc 搜尋MASQUERADE
修改 MASQUERADE_AS 至 MASQUERADE_DOMAIN 的所有設定
m4轉換成cf檔後, 重新啟動sendmail
拒收郵件:
編輯 /etc/mail/access 修改內容 為 REJECT 或 DISCARD, 550表示退回後加上的訊息
makemap hash access.db < access 重新啟動sendmail 修改sendmail banner: 編輯 /etc/mail/sendmail.cf 搜尋SmtpGreetingMessage, 修改等號厚的訊息不再帶有軟體名稱和版號 重新啟動sendmail (可用telnet 25 查看目前banner)
sendmail狀態檢視:
mailq 查看目前佇列的內容, sendmail -q可強迫立即傳送 (/etc/sysconfig/sendmail內的QUEUE可變更重新傳送的時間間隔 Ex: QUEUE=1h, QUEUE=30m)
mailstats 查看郵件統計資料
修改/etc/mail/sendmail.cf 搜尋Mlocal, 在F=lsDFMAw5:/|@qSPfhn9字串後方加上u (uppercase)
或 修改/etc/mail/sendmail.mc 加入這一行: MODIFY_MAILER_FLAGS(`LOCAL', `+u')dnl
設定sendmail傳送接收郵件的大小限制:
接收的大小: 修改/etc/mail/sendmail.cf 搜尋Mlocal, 在下一行加入: Maxsize = xxx (bytes)
搜尋Mprog, 在下一行加入: Maxsize = xxx (bytes)
傳送的大小: 修改/etc/mail/sendmail.cf 修改MaxMessageSize = xxx (bytes), 預設為0不限制
設定帳戶別名(alias):
修改/etc/aliases: 原名: 別名1, 別名2, ... (需執行newaliases才生效)
使用檔案: 加入此行 support: ":include:/etc/support.list"
編寫support.list: 使用者1, 使用者2, xxx@yyy.zzz (需執行newaliases才生效)
使用者自行設定的轉寄:
新增~/.forward , 修改權限644,
內容 aaa@xxx.yyy
\自己的uid (保留一份在自己信箱中)
建立虛擬郵件地址:
編輯 /etc/mail/virtusertable
轉寄整個網域的郵件:
編輯 /etc/mail/virtusertable @xxx.yyy %1@[ip]
編輯 /etc/mail/mailertable xxx.yyy esmtp@[ip] (local-host-names 不能有xxx.yyy)
設定smart relay host:
編輯 /etc/mail/sendmail.cf 搜尋DS 修改為 DSxxx.yyy.zzz (中間不能有空白)
網域偽裝:
編輯 /etc/mail/sendmail.mc 搜尋MASQUERADE
修改 MASQUERADE_AS 至 MASQUERADE_DOMAIN 的所有設定
m4轉換成cf檔後, 重新啟動sendmail
拒收郵件:
編輯 /etc/mail/access 修改內容 為 REJECT 或 DISCARD, 550表示退回後加上的訊息
makemap hash access.db < access 重新啟動sendmail 修改sendmail banner: 編輯 /etc/mail/sendmail.cf 搜尋SmtpGreetingMessage, 修改等號厚的訊息不再帶有軟體名稱和版號 重新啟動sendmail (可用telnet
sendmail狀態檢視:
mailq 查看目前佇列的內容, sendmail -q可強迫立即傳送 (/etc/sysconfig/sendmail內的QUEUE可變更重新傳送的時間間隔 Ex: QUEUE=1h, QUEUE=30m)
mailstats 查看郵件統計資料
2010年2月25日 星期四
linux sendmail 相關
sendmail安裝後預設組態:
1. service已啟動
2. 不允許用戶端MUA下載/寄送郵件
3. 不允許轉送(relay)郵件
4. 只支援機器層級驗證, 不支援使用者層級驗證, 較不安全
開放用戶端MUA接受信件(pop3, imap)
1. 修改 /etc/dovecot.conf 中的 listen = [::] 以及 protocols = imap pop3
2. 啟動dovecot service
開放用戶端MUA發送郵件至sendmail server
1. 修改/etc/mail/sendmail.cf "DaemonPort..."關鍵字, Addr=0.0.0.0
2. 重新啟動sendmail
開放郵件轉送至internet
1. 修改/etc/mail/access " RELAY"
2. #makemap hash access.db < access 3. 重新啟動sendmail 使用domain name來寄信@
1. 在dns zone中新增MX和A record (ex: MX=mail.sese4016.local A=sese4016.local)
2. 在 /etc/mail/local-host-names 加入別名
3. 重新啟動dns server
使用user level 驗證
1. 安裝cyrus sasl
2. 修改sendmail.mc "TRUST_AUTH_MECH" 本行及下一行取消註解
3. #m4 sendmail.mc > sendmail.cf
4. 啟動 saslauthd service
5. 重新啟動 sendmail
6. 用戶端MUA修改設定
1. service已啟動
2. 不允許用戶端MUA下載/寄送郵件
3. 不允許轉送(relay)郵件
4. 只支援機器層級驗證, 不支援使用者層級驗證, 較不安全
開放用戶端MUA接受信件(pop3, imap)
1. 修改 /etc/dovecot.conf 中的 listen = [::] 以及 protocols = imap pop3
2. 啟動dovecot service
開放用戶端MUA發送郵件至sendmail server
1. 修改/etc/mail/sendmail.cf "DaemonPort..."關鍵字, Addr=0.0.0.0
2. 重新啟動sendmail
開放郵件轉送至internet
1. 修改/etc/mail/access "
2. #makemap hash access.db < access 3. 重新啟動sendmail 使用domain name來寄信
1. 在dns zone中新增MX和A record (ex: MX=mail.sese4016.local A=sese4016.local)
2. 在 /etc/mail/local-host-names 加入別名
3. 重新啟動dns server
使用user level 驗證
1. 安裝cyrus sasl
2. 修改sendmail.mc "TRUST_AUTH_MECH" 本行及下一行取消註解
3. #m4 sendmail.mc > sendmail.cf
4. 啟動 saslauthd service
5. 重新啟動 sendmail
6. 用戶端MUA修改設定
2010年2月11日 星期四
linux dhcp (ISC's DHCP)設定
1. 檢查是否安裝dhcp, 服務是否啟動
#rpm -qa|grep -i dhcp
#service dhcpd status
2. dhcp組態檔位置: /etc/dhcp/dhcpd.conf
webmin編輯之組態檔位置:/etc/dhcp.conf
製作symbolic link 連結組態檔
3. default-lease-time: 預設租用期限
max-lease-time: renew的最大期限, 過期需要重新lease
#rpm -qa|grep -i dhcp
#service dhcpd status
2. dhcp組態檔位置: /etc/dhcp/dhcpd.conf
webmin編輯之組態檔位置:/etc/dhcp.conf
製作symbolic link 連結組態檔
3. default-lease-time: 預設租用期限
max-lease-time: renew的最大期限, 過期需要重新lease
BIND dns
1. 檢查BIND是否安裝, 服務是否啟動
#rpm -qa |grep -i bind
#service named status
2. 組態檔位置: /etc/named.conf
3. zone file位置: /var/named
4. 預設listen port只在local, 以及不接受解析要求需更改named.conf (listen-on, allow-query)
5. named.conf有變動, 需重新啟動服務才會生效
6. SOA record:
- refresh time : 多久更新
- expire time : 多久未被更新, 不再接受解析要求 (2weeks+)
- transfer retry time :
- negative cache time :
- Default tine-to-live records :
7. forwarder : 當本地端無法解析時, 轉送到的dns server
-forward only (No) : 解析失敗, 回傳失敗
-forward first (Yes) : 解析失敗, 轉送
#rpm -qa |grep -i bind
#service named status
2. 組態檔位置: /etc/named.conf
3. zone file位置: /var/named
4. 預設listen port只在local, 以及不接受解析要求需更改named.conf (listen-on, allow-query)
5. named.conf有變動, 需重新啟動服務才會生效
6. SOA record:
- refresh time : 多久更新
- expire time : 多久未被更新, 不再接受解析要求 (2weeks+)
- transfer retry time :
- negative cache time :
- Default tine-to-live records :
7. forwarder : 當本地端無法解析時, 轉送到的dns server
-forward only (No) : 解析失敗, 回傳失敗
-forward first (Yes) : 解析失敗, 轉送
訂閱:
文章 (Atom)